山东舰的钢铁甲板上,海风裹着咸腥味扑面而来。郭晶晶扎着五块钱的黑色发圈,迷彩服袖口沾着机油渍,正弯腰帮炊事班战士固定被风吹歪的帐篷杆。突然几百个穿着海军蓝的汉子齐刷刷吼出"嫂子好",声浪震得信号旗猎猎作响。这场景比任何红毯秀都带劲——毕竟航母甲板可比奢侈品店的防滑瓷砖金贵多了。
炊事班老班长张建国还记得零八年汶川那会儿,郭晶晶戴着遮光墨镜溜进灾区食堂。当时她视网膜手术刚满两周,医生叮嘱要避光静养,这姑娘倒好,摸到野战厨房就抢大铁勺。"俺们劝她歇着,她非说炒大锅菜比跳水简单。"老张现在说起来还直拍大腿,"那三天她颠勺把虎口都磨出血泡,愣是没让一滴菜汤洒出锅外。"这事儿当年没上新闻,可炊事班的战士们都记着小本本上,后来整个海军系统都传遍了。
阅兵训练场上更有意思。郭晶晶跟女民兵方阵一起练正步,脚踝肿得跟发面馒头似的,军医拿着剪刀要给她放靴子。她倒好,摸出根冰棍敷着继续踢,还跟旁边姑娘开玩笑:"咱这正步可比跳水压水花容易,至少不用倒立着看地面。"这话把训练班长王红梅给震住了:"人家世界冠军都这么拼,咱还有啥脸喊累?"
霍家老爷子八十大寿那晚挺逗。家族合影时老爷子一把将郭晶晶拽到C位,儿孙辈都乖乖靠边站。香港媒体炸了锅,老爷子就撂下一句:"晶晶站哪儿,哪儿就是中间。"这话说得硬气,毕竟能让航母上的兵哥哥们自发喊嫂子的人,搁哪儿都是主角。
台风"山竹"过境那天,有记者拍到郭晶晶在自家菜园抢救果树。她光脚踩在泥水里,裤腿卷到膝盖,徒手拽着被风吹倒的枇杷树。邻居李阿姨扒着窗户看傻了:"霍太哎,您喊个工人来嘛!"郭晶晶抹了把脸上的泥点子笑:"这树是我怀老大时候种的,跟自家娃似的,得亲手救。"后来战士们看到这张照片,都说比她在奥运领奖台上还耀眼。
最绝的是她带儿子插秧那次。香港狗仔队蹲在田埂上拍,等着看豪门媳妇出洋相。结果人家娘俩在泥巴地里干得欢实,小朋友还学会用秧苗编小青蛙。退伍老兵赵大勇在电视上看到这幕,转头就跟战友说:"这叫啥?这叫把根扎在土里,比啥贵族学校都强。"
海军节开放日有段对话特别有意思。新兵小王壮着胆子问:"嫂子,您那些金牌放哪儿啊?"郭晶晶正给战士们发自己烤的曲奇饼,头也不抬:"都在储物间呢,还没我儿子捏的泥人金贵。"这话把在场官兵都逗乐了,比听表彰大会还提气。
胡同里的张裁缝爆料,郭晶晶常拿着开线的小书包来补。"有回我多嘴问咋不买新的,她说这是孩子第一次秋游用的,缝缝还能用三年。"老裁缝边说边比划,"那针脚走得比我闺女绣花还仔细。"战士们听说后,都说这才叫过日子,比电视剧里演的豪门真实多了。
霍启刚有回被拍到蹲在工地外吃盒饭,记者问他怎么不找个餐厅。他举着一次性筷子笑:"我太太说啦,吃饭吃的是饭不是排场。"这话后来传到部队,炊事班特意研究了好几天,怎么把大锅菜做得更下饭。要不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,战士们喊的那声嫂子,比时尚杂志评的"最佳着装奖"分量重多了。
奥运村里的保洁阿姨刘翠花记得清楚,有次看见郭晶晶在淋浴间吭哧吭哧刷地板。问起来才知道是看见地漏堵了顺手通一通。"那些小队员现在都学她,用完浴室自觉收拾。"阿姨说着竖起大拇指,"这就叫啥来着?哦对,润物细无声!"海军政委听说这事,在党委会上专门提过一嘴:真正的榜样力量就该这样。
去年军事演习间隙,郭晶晶给舰载机地勤组送自己熬的梨汤。机械师老周喝了一口就瞪圆眼睛:"这味儿咋跟俺娘熬的一模一样?"郭晶晶乐得眼睛弯成月牙:"我按河北老家方子做的,怕你们南方人喝不惯多加了冰糖。"后来这配方在舰队里传开了,大伙都管它叫"战鹰牌润喉汤"。
有个细节特别打动人。每次去部队她都带着针线包,看见谁衣服开线就顺手缝两针。女兵宿舍流传着个说法:被"嫂子"缝过扣子的军装,打靶能多中两环。虽然知道是玩笑话,但战士们就是觉得,经她手的东西都带着股踏实劲儿。
阅兵式那天观礼台上有个插曲。礼仪兵送茶水时手抖洒在她礼服上,小姑娘吓得脸都白了。郭晶晶直接扯出湿纸巾擦擦说:"没事儿,这料子跟运动服差不多,耐造!"后来这姑娘在日记里写:"原来真正的大人物,都是越靠近越觉得暖和。"
现在明白为啥战士们喊"嫂子"喊得这么自然了吧?那不是对豪门阔太的客套,是对自家人的称呼。就像老班长说的:"在部队能被叫嫂子的人,得是能跟你蹲战壕吃压缩饼干的那种。"这话实在,比那些镶金边的头衔实在多了。
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,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,欢迎批评指正,我们将严肃对待。
找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