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个月前那场震惊世界的印巴空战,如今终于掀开最后面纱。西方军事网站最新披露的细节显示,印度在"辛杜尔行动"中阵亡超250名军人,其中4名空军飞行员与5名S-400防空系统操作员的名字赫然出现在追授勋章名单中。这一数字间接印证了巴基斯坦此前公布的战果——至少2架阵风战斗机、1套S-400防空系统被摧毁,而实际战损可能更惊人。
"静默杀手"霹雳-15成关键
这场战役中,巴基斯坦空军的"秘密武器"彻底改变了空战规则。歼-10CE战机搭载的霹雳-15E导弹,凭借"低截获概率雷达"(LPI)技术,让印度飞行员遭遇了"无声绞杀"。当导弹在160公里外悄然锁定目标时,印度战机的雷达预警系统竟毫无反应。直到导弹逼近至最后阶段,飞行员才惊觉危机,但此时已无逃生机会——被击落的6架印军战机中,3名阵风驾驶员与1名S-400操作员直接丧生弹舱,总阵亡率超三分之一。
技术碾压:巴铁如何做到"先发制人"?
数据显示,巴基斯坦歼-10CE与"枭龙"Block3战机的霹雳-15组合,在射程上全面压制印度杂牌军机队。印军装备的阿斯特拉、R-77等导弹最大射程不足100公里,仅有少量"流星"导弹能勉强匹敌,但仅限阵风战机使用。更致命的是,歼-10CE配备的第三代红外搜索系统(IRST3.0),能在不开启雷达的情况下,远距离锁定隐身目标——这相当于让印度战机在"瞎子"面前暴露行踪。
印度武官承认,文官体系的过度干预导致战机未能先发制人打击巴空军基地,而巴方"手下留情"的表态更令新德里难堪。据称,巴军锁定30余架印机却仅击落6架,若火力全开,印军损失或成倍增加。
20亿VS90亿:巴铁的"经济杀招"
这场战役更暴露出军事采购的荒诞差距。巴基斯坦斥资20亿美元购入20架歼-10CE、200枚霹雳-15与备用发动机,而印度为36架阵风战斗机支付了近90亿美元。更讽刺的是,阵风的雷达特征早已被巴军掌握,反观歼-10CE的"隐身雷达"让印军毫无招架之力。
军事专家指出,这场空战彻底改写了南亚天空的规则。当印度还在为"国产导弹"沾沾自喜时,巴基斯坦用技术组合拳证明:真正的制胜之道,是让对手在毫无察觉中,便已坠入死亡陷阱。
找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